酸性体质致病? 专家:酸性体质致病没科学依据

2015-11-20 11:12:22 大众网
作者:徐峰 王善浩 编辑:向宏鑫
字号:

  11月16日讯(YMG记者 徐峰 通讯员 王善浩) 酸性体质会致癌、环境污染会让体质转酸、癌症患者血液都呈酸性……近年来,“酸性体质”这个概念不断在“神化”。昨日,市卫生监督所食品专家做出解读,不要轻信网上由“伪专家”编造的酸性体质理论,这些“理论”是为了推销一些所谓能“排酸”的保健品,没有什么科学依据。

  酸性体质致病没道理

  人体pH值指的是血液的酸碱度。市卫生监督所介绍,在正常生理状态下,人体酸碱失衡不容易发生,并不存在所谓的“酸性体质”。健康人的血液是弱碱性PH7.4左右。如果身体酸性或碱性短暂增强,呼吸系统将会在几分钟之内反应,加速或减缓排出二氧化碳(酸性),从而在几分钟之内就把PH值调节至正常值。肾脏尿液排泄系统和血液系统,也会通过强大的平衡调节PH值,所以没有人的血液是酸性的 (PH<7.0),也不存在“酸性体质致病”这种说法。

  还有些人认为“酸性体质”不是指PH<7,而是指中医里类似“阴阳不调”的身体状态。市卫生监督所介绍,这类理论并没有大规模人体数据来支持,也没有客观标准来检测。对于癌症而言,并不是所谓“酸性体质”诱发了肿瘤,而是肿瘤的生长会导致实体瘤周边的微环境变酸。因为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快,而肿瘤组织中血管的供应往往跟不上肿瘤细胞快速扩增的脚步,造成供氧和养料不足。肿瘤细胞缺氧又缺养料,新陈代谢也发生了改变,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,使得肿瘤组织周边的组织液PH值较低。

  酸碱度并非靠食物调节

  通过采访记者得知,人体的酸碱度和食物的酸碱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,市卫生监督所介绍,人体的酸碱度是靠肺、肾、血液来调整而不是食物,食物不可能改变人体的酸碱度。长期、大量、单一地摄入某种食物,只会加重身体负荷,最终影响酸碱代谢平衡。

  市卫生监督所提醒市民,“碱性食物能抗癌”的说法存在偷换概念。吃下去的食物、喝下去的水,不管原来是酸性还是碱性,结果都是一样的,先变成“酸性”,再变成“碱性”。多吃果蔬类食物并不是因为它们的酸碱性,而是其本身的营养价值,并不能改变人体正常的pH值范围。

  市卫生监督所食品专家建议,每个人都应当根据不同的体质、性别、年龄等因素,做出自己预防癌症的健康计划,用科学的生活方式来改良“癌症概率”。不断改变食谱,品种尽可能多样化,煎炸、腌制食物和盐的摄入量应当适度,避免食用加工的肉制品。避免喝酒精、含糖饮料等,限制摄入高热量食物。

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