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奶油日记”造谣被查:自媒体行业亟待规范

2023-02-23 18:38:39 红网
作者:杜慧敏 编辑:田德政
字号:

青教计划.jpg

□杜慧敏(郑州大学)

近日,网民“奶油日记”发布系列视频,引发部分网民关注。经相关部门调查,“奶油日记”号主杨某某为博眼球、吸引流量、直播带货等,在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多条视频,捏造虚假情节,虚构其为他人提供按摩服务并收取小费的事实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。杨某某对编造不实信息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。目前,相关部门正在对该男子进一步调查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(2月21日 广东省互联网举报中心)

“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”,在“流量就是实力”的舆论场中,部分自媒体靠生产虚假内容,依靠编造剧本博取同情,最终获得流量变现。在“奶油日记”的系列视频中,当事人工作屡屡碰壁,于是辗转多地,经由朋友介绍“误入”不正规洗浴行业,正是生活的重压和高额的小费礼物,让他在金钱的诱惑面前没能守住底线反而“下海”。大多数网友在评论区中善意留言,提醒他要恪守道德,可以向有关部门寻求救助。“建议查,不像假的”等心酸言论助推“奶油日记”登上多个平台的热搜榜,引发热议,也导致其自导自演真相的败露。

究其走红的原因,是因为“奶油日记”精准拿捏了大众心理。一是故事情节符合现实逻辑,迎合多数人的心理预期。当走投无路的打工仔,终于找到一份工作还能不愁吃穿,“下海”的选择虽说不太体面但也情有可原。可尽管如此,当前的就业形势也并非无计可施,对于拥有足够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,仍有许多就业机会,进厂打工何尝不是另一种选择。“奶油日记”的经历有无奈的成分在,但更多还是他本人的自觉自愿;二是网友观念对同性恋群体认知存在误区,浅薄地以为该群体的“服务”不论对象且收入高。若单纯地以为出卖尊严就能获得不菲的金钱,实属无稽之谈。

综上所述,“奶油日记”的事造假并不难看出,且当事人视频中所展现的社会关系较为简单,未透露家庭纠纷、他人胁迫、个人负债等前情,如此一个只是为钱所困的“失足少男”的形象,不仅蒙骗了广大网友,也再次消耗了大众的同情。

如今自媒体行业发展迅猛,市场竞争非常激烈,为拼抢粉丝和流量资源,不少自媒体人造谣抹黑、恶意营销:蹭热度直播带货、摆拍捐钱短视频、擦边内容博眼球……很显然,网络毫无下限地炒作并非孤例,而是集体所为。

从“咪蒙”到“灰太狼的羊”再到“奶油日记”,仅凭“三寸不烂之舌”编造出的故事,不断地挑起网民的关注与争议,而轻飘飘的一句“均系虚构炒作”,更是丝毫不见其悔改之意。而在依法惩治违法违规自媒体的高压态势下,更有甚者,通过创建小号、跨平台重新注册等方式“改头换面”逃避监管。“造谣成本低”“平台监管不严”“法律规范不完善”等种种原因,都进一步地纵容了自媒体群体可以肆无忌惮地流言惑众

治理“网络谣言”,需要更多“自净”。如何规范自媒体行业,如何优化媒体平台的审核作用,又如何据实合法地量刑入罪……都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要想让一些自媒体不再无底线地“蹭流量”牟利,就必坚决遏制无底线造谣炒作的势头,自媒体的创作必须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。相关网站平台应认真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,对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媒体和内容,严格采取限流、禁言、封号等措施。同时对于此类账号背后的经营主体,网信部门须要持续予以打击,实现市场禁入,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当然,广大网民也要提升辨别能力,不信谣不传谣,积极参与监督举报。只有把劣币坚决驱逐出自媒体行业,才能净化行业生态,让更多优质的自媒体,为广大网民提供优秀的信息内容。

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